常春藤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30岁成清华最年轻的教授,7年后离开,返 [复制链接]

1#

最近,浙江省某区*府的新闻发布会上,发布了该区去年共招聘了个个清华、北大硕研以上毕业生和20个海外世界百强高校硕研以上毕业生,福利与待遇优厚。

这部分人的待遇优厚主要体现在:博士研究生按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,硕士研究生按照正科级薪酬水平,*府中级雇员年薪博士研究生约38万,硕士研究生约35万;此外提供生活安家补贴、人才公寓使用、租房购房补贴等方面的优惠*策。

看到这样优待人才的事情,笔者想到了最近一位身处美国的前清华大学教授,她在自己的微博中透漏,当年离开清华大学,前往美国母校发展的原因是工资待遇太低,自己当年在清华大学当教授,年薪不过10万元而已。

这位透漏工资待遇低的“学术女神”,就是前些年“争议与赞誉”并存的颜宁教授,她在年决定离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(著名的常春藤联盟成员),放弃了自己从事两年的博士后研究工作。

她重回母校清华大学,是以正教授的身份“落户”清华大学,年仅30岁就成为清华大学的正教授,也被称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美女教授。

不过,她在清华大学工作10年之后,于年突然接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,前往该高校担任教授一职,并且2年后成功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
面对她的出走,曾经在国内教育领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,有的人支持她的选择,有的人批评她的做法。可以说,一时间她走上了教育领域的“热搜”!

很多人都开始分析她到底是为什么选择离开清华大学,选择重新返回美国?一时间她出走的原因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“谜团”。有人说,她是因为工资待遇给的太低;有人说,她是因为在中科院院士评选中落选,根据个人实际发展,最后决定离开前往美国母校发展。

我们注意到她在最近的一条微博中,似乎透漏自己自己当年出走的原因,虽然没有明说,但也能从中感觉到自己当年出走的原因,多少也得与薪酬有一定关联。

从她的微博中,我们注意到年清华大学给她的年薪是10万元。如果放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,年薪10万元对于清华大学教授而言,肯定是非常低的。但是如果在年的话,笔者认为薪酬待遇的水平应该也不算太低了。

要知道,清华大学的教授年收入并不单单只是学校给予她的工资而已,这10万元只是她的工资,并不能算是她的年收入。

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对于科研人员、教授等人的工资只是收入的小部分,单位每月发给他们的工资并不能算是他们年收入的主体。一般而言,这部分人都会有科研经费、安家费、解决住房或者给予住房补贴等诸多福利。另外他们还会承担相应的研究课题,而这些课题会有很多的科研经费,这部分经费也是可以由他们进行具体支配的。

另外,根据目前的信息显示,我们注意到目前大多数国家工程大学的教授年薪也就20万左右,一般高校的教授才15万左右。这也就是说,年正教授基本年薪10万,已经很丰厚了。

综合以上的实际情况来看,显然她的出走与工资待遇的关系应该不是很大,即使有关系,也应该不是决定性因素。

即使她确实因为想要获得更高的工资待遇,而选择重返美国,这也无可厚非。俗话说: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,皆为利往。为了自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,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大的主动权,谁不想利用可以改变自己的机会呢?

不过,我们注意到还有一种说法,那就是她的离开与没有评上中科院院士有很大关系。这个原因虽然被她个人所否定的,但是似乎社会上对这个原因的信任度更高。不管她出走的原因到底是啥,都已经成为过去式。

从这个事情,我们也能看出当下“人才流失”的问题依然存在,而且反映这个问题的例子也屡见不鲜。前段时间的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的90余名科研人员辞职、北大数学天才回国六年后,再次选择回美国等,这些人才流失的例子,与华为发起的“天才少年”项目薪资百万,其实就已经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对于当下的“人才流失”问题,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?如果连人才都留不住的话,又何谈发展呢?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